哈囉大家好,我是來自 LINE Plus Redis 團隊的 Jeonghoon Kim。今年 7 月 2 日到 4 日,我參加了公司內部的黑客松「Hack Day 2025」。和去年一樣,Hack Day 2025 在東京紀尾井町的 LY Corporation 辦公室舉辦(想看去年活動回顧請參考「Tech Week 2024!Hack Day 心得」)。
其實我去年也有參加 Hack Day,這次想用我連續兩年的參賽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場內部黑客松 Hack Day 的樂趣。

什麼是 Hack Day?
Hack Day 是 Yahoo! JAPAN 合併前每年舉辦的公司內部黑客松活動。從 2007 年一路辦到現在,即使在合併成 LY Corporation(LY)後也沒有間斷,今年已經邁入第 19 屆。
Hack Day 是一場為期兩天、總共 24 小時的活動,最後一天會舉行頒獎典禮。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期間還有另一個 LY 的年度技術盛事 Tech-Verse 技術大會同步舉行。Tech-Verse 的精彩回顧很快也會在這個部落格上發布,敬請期待!
因為是內部黑客松,所以不需要和本職工作有直接關聯。主題完全自由,想做什麼產品都可以。而且這活動不只限工程師參加,設計師、企劃、HR,只要是公司同仁都能發揮專長,成為 Hack Day 參賽者(以下簡稱 hacker)。
怎麼組隊?
主題可以自由選,組隊方式也很彈性。可以和同一法人(Corporation)的人組成「一般隊」,也可以發揮公司國際化特色,和海外分公司同事組「Global Mixed Team(跨國混合隊)」。我去年就是和前 Yahoo! JAPAN Redis 團隊的夥伴組成 Global Mixed Team。今年則和最近開始合作的韓國同事組成一般隊。我覺得和未來會密切合作的人一起 hackathon,對後續協作很有幫助,所以連續兩年都這樣組隊。
如果身邊同事對黑客松沒興趣,或是想和國外同事組隊但又不認識人,其實也不用擔心。Developer Relations 團隊(DevRel team)會舉辦配對 meet up 讓大家找隊友。我身邊很多人都是透過這些 meet up 參加的。這種配對 meet up 會有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同仁參與,考量到韓國分公司採用 Hybrid Work 2.0 混合辦公制,也會利用像 Zoom、Miro 這類線上協作工具進行。

規劃與驗證
每個隊伍在組隊和初審過程中就已經大致有了想法。從參賽名單公布後,大家就開始細化規劃、技術檢討、環境準備等等。這是一個可以盡情追夢的平台,主題自由,常常會做和本職完全無關的事(沒錯,我們隊就是這樣)。但為了不違背「24 小時內創作」的初衷,大家都只做到想法驗證這個程度,正式開發還是留到 Hack Day 當天。
我們團隊因為公司推動 Hybrid Work 2.0,平常多半遠端協作。為了加快規劃和驗證的決策速度,這次特地開了兩三次實體小聚。公司出差還會給「Travel Day」,讓大家在交通或出差地點也能專心討論,我們就利用這個時間做最後一次討論。
技術檢討結束、規劃定案後,真的有「Hack Day 要開始了」的感覺(雖然開發途中還是一直變計畫 😂)。

Hack Day 現場實況大公開!
期待已久的 Hack Day 首日,我帶著興奮心情進到辦公室,在櫃台領取了出差期間的訪客證。因為這次還兼任「LINE DEV Reporter」記錄 Hack Day,所以提早到現場準備。有些隊伍已經開始開會了。
由於參加人數眾多,活動空間直接包下一整層辦公室,還有劃分不同團隊的區域。回想起來,這次比去年租更大的場地,人口密度降低,開發起來也更舒適。
Hack time 開跑!
身為年度盛事,Hack Day 有個傳統:所有 hacker 集合一起開場。第一天早上 9 點,大家齊聲喊出「Hack Day!」,正式宣告黑客松開始。

開場儀式一結束,所有 hacker 立刻就定位開始開發。24 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也短,分秒都會影響完成度,大家一開始就全力衝刺,朝著「Perfect the Details」目標努力。可以看到大家善用現場各種資源,像是大螢幕、白板等,場面非常熱血。
開發不間斷,零食也無極限
其實我還沒進公司前就參加過不少黑客松。雖然有點害羞,但我覺得「零食吃到飽」才是黑客松最大亮點!別小看這一點,短時間內腦力激盪,糖分跟咖啡因真的超重要。不知道是不是主辦方都心有靈犀,Hack Day 這兩天零食從沒斷過,會場各處還設有休息區,隨時補給。

不只基本零食一直補貨,下午血糖低時還有甜甜圈,晚上肚子餓還有泡麵。DevRel 團隊選點心的品味真的很讚。而且來自全球各法人(Corporation)的 hacker 也會帶自家國家的零食到休息區,超有國際交流的感覺。

混亂又歡樂的開發過程
這次我們隊想做點讓工作環境更有趣的東西,也要玩得開心。靈感來自七龍珠的「戰鬥力偵測器(Scouter)」,覺得用溝通紀錄來算每個人的「戰鬥力」一定很有趣。因為線上工作主要都靠 Slack 這個工作即時通,所以我們規劃用 Slack bot 結合 AI 模型來計算戰鬥力。
當然,這個計畫的細節在開發過程中一直變。原本想用「攻擊力」、「防禦力」來表示戰鬥力,但後來覺得這樣太直接又容易讓人受傷,畢竟這只是個輕鬆的小專案。最後我們改成更專業、直觀的 方式,導入知名心理學模型「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用 Big 5 的五大特質,像遊戲角色屬性一樣顯示出來。

我們本來還想把結果實體列印出來。用 AI 重新詮釋大頭貼,現場用相片印表機做成專屬卡片,讓大家把這次 Hack Day 當作紀念帶回家。
多次調整 prompt 後,Big 5 結果和 AI 圖片都完成了,正要列印……結果相片印表機怎麼換底片都出問題,最後卡在硬體問題只好改成提供檔案下載功能 😂。
經過一番波折,這就是我們的最終成果!

發表、評審、頒獎——Hack Day 最高潮
第三天早上來臨。Hack Day 不只是兩天開發而已,第三天才是最高潮、也是最關鍵的一天。
90 秒發表:短時間展現產品魅力
第三天第一個行程就是產品發表,每個 hacker 都要簡短介紹自己隊伍的成果。Hack Day 很特別的是,每組發表時間精準限制在 90 秒。九十秒根本沒辦法把技術細節或完整 demo 都講完,但大家都努力在有限時間內做出亮點,這也是 Hack Day 有趣的地方。
這「90 秒」可是計時超嚴格,時間一到不管你是誰,麥克風直接被切掉。有些隊伍講到一半被消音,現場反而變成笑點,留下深刻印象。這個看似短卻又剛好的「90 秒」機制,讓上台發表不會因為隊伍太多而變無聊,聽眾也能一直保持專注。
Booth 展示:評審與交流正式展開
第二個流程是 booth 展示時間。因為 90 秒根本不夠 demo,現場還能讓大家親自體驗,所以發表完馬上就進入 booth 展示。
評審們會利用這段時間到每個 booth 詳細了解成果,畢竟 90 秒很難完全展現努力。評審過程還有線上直播,讓全球各地同仁都能參與。

hacker 們也玩得很開心。沒有人規定,大家自動輪流顧攤,也會去其他隊逛逛。前兩天都在埋頭開發,這時終於能和隔壁隊交流、互相分享點子。
hacker 們開發的產品只有被大家看見、產生共鳴才有價值,這段時間就是給大家兩天努力最好的回報。
頒獎典禮:終於等到實質回饋
除了成就感和自信,實質獎品當然更讓人期待!雖然大家表面上裝淡定,但我猜每個人心裡都超期待這一刻,獎項有限更顯珍貴。
來看看宣布得獎時 dopamine 爆棚的畫面吧!

聽得獎感言時,發現很多剛進日本公司的新同事也參加了,證明優秀產品的誕生和年資、職位無關,純新手隊也能得獎,讓我覺得 LY 的未來真的很值得期待 😆。
Work hard, play hard
頒獎典禮結束後還有什麼?當然是 After Party!我還在想怎麼頒獎時 DevRel 團隊都不見了,原來是在準備豐盛大餐給大家。
以日本傳統表演揭開序幕,接著就是吃吃喝喝大聊三天以來的甘苦。雖然來自不同分公司、國籍、語言,hacker 們還是玩得超投入,盡情享受 Hack Day 的尾聲。大家都捨不得離開,一路續攤到很晚,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投入!

Hack Day 心得小結
雖然這週很忙碌,但回頭看,這真的是段很有價值的時光——不只碰到新技術、和其他法人同事交流,也讓團隊更有凝聚力。我覺得 Hack Day 不只好玩,更讓人對本業充滿幹勁。這些都是我連續兩年都想參加的原因。也想藉這篇文感謝每年用心規劃和帶領活動的 DevRel 團隊。
現在我已經回到本職崗位,準備明年 Hack Day 再戰!各位 hacker,明年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