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們是 LINE Taiwan Developer Relations 團隊,不曉得大家從 LINE TECH FRESH 2025 畢業分享會中是否有獲得哪些有趣的收穫呢?從 活動當中有許多介紹,以下就帶大家回味一下當天的內容囉!
介紹

為什麼要參加軟體實習生研討會?
參加一場 LINE TECH FRESH 畢業分享會會帶來以下好處:
- 學習機會:可以從優秀的 LINE TECH FRESH 講者獲得寶貴的實習經驗和見解
- 知識分享:參加活動要把握機會是與 LINE 的實習生以及 Mentor 交流和分享軟體領域的知識
- 自我推廣:除了聆聽演講外,參加活動也是展示自己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好機會,多交流絕對是個好的選擇!
TODAY 看世界(?) 是我們在看扣啦!
Jeffery Bai 介紹了LINE TODAY這個擁有千萬級用戶、跨台灣、泰國和香港三地的內容平台,強調它不只是新聞媒體,還提供豐富多元的影音賽事轉播與優惠資訊。接著說明了個人化推薦系統的基本概念與實務差異,從資料定義、特徵工程到模型訓練與A/B測試,讓學生了解業界如何處理龐大且複雜的數據並快速迭代。
Min Chang 緊接著深入探討Clean Architecture架構設計理念,強調關注點分離、核心業務邏輯獨立於技術細節,並以LINE MUSIC 登入功能為例,示範如何逐步重構系統,使程式碼更乾淨、可維護且易擴充。整體內容結合實務經驗與技術原理,非常適合想了解現代軟體開發與機器學習應用的學生,激發他們探索更多相關知識。
讓測試不再 BB! 從 BDD 到 CI/CD, 不靠人力也能 MVP
Joe Lin 與 Mia Chu 系統性介紹了軟體品質保證(QA)在現代開發流程中的角色與任務,強調行為驅動開發(BDD)如何促進跨部門溝通與協作,並結合自動化測試、持續整合(CI)與持續部署(CD)來提升產品品質與交付效率。內容涵蓋了端對端測試的設計理念與工具(如 Playwright)、效能測試的重要性及分類(負載、壓力、浸泡等),以及如何利用 Kubernetes 和 Argo CD 等技術實現自動化性能測試和監控。整體架構清晰,適合學生了解現代軟體測試的全貌,激發他們深入學習自動化測試與 DevOps 實踐的興趣。
DB 醬,嗨!哪泥嘎斯基?
Jerry Chen 與 Sophia Chen 主要介紹了LINE內部一個名為「OA Shop」的系統,說明它如何幫助賣家利用官方帳號進行精準行銷,並且從開發者角度解釋系統背後的資料庫設計與管理。內容涵蓋為什麼要同時使用兩種不同類型的資料庫(OLTP和OLAP),以及如何透過ETL流程將資料有效轉移和處理。此外,還介紹了Liquibase這個工具,幫助團隊自動化管理資料庫版本變更,避免手動操作錯誤並支援多環境協作。最後分享了在LINE工作的日常體驗與學習成長,強調溝通、問題解決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整體內容適合對資料庫技術、數據工程及軟體開發有興趣的學生,能激發他們深入了解實務應用與職場文化。
比起獨自升級 我更喜歡 DevOps 文化 <3
Patrick Lee 與 Cody Chen 以實習生的視角,介紹了在LINE擔任軟體工程師實習的日常工作與挑戰,並深入說明DevOps文化及其重要性。內容從實際開發專案(如LINE Fact Checker事實查核系統)出發,講解如何結合前後端開發、CI/CD、自動化測試和監控工具來提升產品品質與效率;接著用簡單易懂的比喻(例如餐廳營運)說明DORA指標(部署頻率、變更前置時間、平均恢復時間、變更失敗率),幫助學生理解如何量化開發速度與穩定度。此外,也介紹了服務可靠性的概念(SLI/SLO/SLA),強調使用者體驗的重要性。整體內容兼具技術深度與生活化例子,非常適合想了解現代軟體開發流程與DevOps實踐的學生,激發他們對軟體工程職涯的興趣。
中場休息與攤位時間

中場休息的時候,我們也有相關的攤位時間。讓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去一樓熊大廣場去每個攤位來逛逛。並且我們可以讓同學們填選他們最有興趣的 LINE TECH FRESH 的相關選項,詳細內容分別是:
- 與跨國 LINER 一起合作
- 各種培訓與諮詢課程
- Team Building
- 每月零食點數
- Hybrid Work
- 尾牙抽獎
感謝每一位同學的熱情參與,也收集到很多很有趣的回饋。
閃電講: 工具人的一生: 開發很多 AI 工具讓我 慵懶過一生
實習生 Evan Lin 來分享名為「工具人的一生: 開發很多 AI 工具讓我慵懶過一生」,由Evan Lin分享,內容主要介紹他作為後端工程師如何利用AI技術開發多種工具來提升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投影片涵蓋了他的工作經歷、核心程式設計風格、專案中系統功能的實現方式,以及如何進行測試確保軟體穩定性。此外,他還介紹了一個名為「會議小幫手(AIMN)」的AI會議記錄工具和一個日曆AI側專案,展示AI在實務中的應用。整體內容適合對AI開發與軟體工程有興趣的學生,能激發他們了解AI工具如何改變工作流程並啟發更多創新想法。
閃電講: 從四件事帶你見識見識事件驅動架構設計 (EDA)
Justin Kuo 分享主題是「事件驅動架構設計(EDA)」,透過四個部分帶領讀者了解從傳統的Request/Response模式到現代事件驅動架構的演進。首先說明Request/Response模式容易造成阻塞、依賴性高且不易擴充,接著介紹前端事件驅動程式的概念,再深入微服務架構中如何利用事件與訊息代理(如Apache Kafka、RabbitMQ)實現低依賴、高擴充性的系統設計,最後總結兩種架構的優缺點並推薦延伸閱讀主題如CQRS、DDD和Event Sourcing。整體內容淺顯易懂,非常適合在學學生入門理解現代軟體架構,激發他們探索更深入的技術細節。
閃電講: 菸酒生在 LINE Taiwan 的後端雙刀流
Allen Chang 主要介紹了在LINE Taiwan從事後端開發與AI應用的實務經驗,特別聚焦於「Retriever」技術與大型語言模型(LLM)的結合,以及如何利用AI加速軟體開發流程。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說明什麼是Retriever及其與LLM的關係,並介紹RAG(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技術如何幫助解決知識過時和專業落差問題;第二部分分享作者在LINE的工作日常,包括需求確認、程式撰寫、測試到部署的完整開發流程,並示範如何用BDD測試框架和Loki查詢語法提升效率;第三部分探討黑盒LLM在產業應用中面臨的挑戰,如幻覺問題、安全性、可觀測性等,並提出未來可能回歸更小型且可解釋模型設計的思考方向。整體內容兼具理論與實務,非常適合對AI技術與軟體工程有興趣的學生深入了解現代AI在產業中的應用與挑戰。
結論

給即將從 LINE 畢業的同學,感謝你們 在這段時間內的努力和貢獻!有你們的付出,LINE 才能持續在軟體生態中繼續發揚光大,不論未來如何,希望在這邊的所學能幫助各位在未來的職涯上更加順遂,希望你們能夠繼續保持對技術的熱情和追求卓越的態度,不斷學習和成長!
最後,衷心感謝當天參加活動的所有會眾 🫡 你們的參與和支持讓LINE TECH FRESH 畢業分享會更加成功和有意義。感謝你們的熱情參與和寶貴的意見分享。期待未來能夠再次在 LINE 相見,一起探討和分享軟體領域的知識和經驗!
看到文末,若還不知道 LINE TECH FRESH...
LINE TECH FRESH 是一個一年一約的技術實習計畫。這個計畫目標是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軟體工程師,有機會在 LINE 中獲得實際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並與 LINE 的工程師團隊合作。這個計畫不僅僅是一個實習機會,還提供了專業的指導和培訓,幫助同學發展專業技能並能有個良好的軟體生涯起點。如果對於 LINE TECH FRESH 技術新星實習計畫有興趣的同學,歡迎了解以下的相關文章。
過去實習經驗分享文章清單:
- LINE TECH FRESH 2024 畢業分享會精彩回顧
- Beyond Development: Exploring the Multifaceted World of Engineering at LINE as a TECH FRESH
- 關於我從拍片仔轉職 QA 的那件事
- 非本科,又如何? — 論非本科的自我實踐之路
- 進擊的後端: Chris 實習經驗分享 @ 台大_輔大_北醫 GDSC 企業參訪
- Utopian Journey -- My Ideal Internship Experience at LINE (臺師大企業參訪演講)
相關時間點
| 夏季班 | |
| 3~4月 | 入口確認 & 打開 |
| 4~5月 | 投遞履歷 |
| 5~6月 | 安排面試 |
| 6月 | 確認報到流程/感謝信 |
| 07/01 | 入職 |
| 春季班 | |
| 9~10月 | 入口確認 & 打開 |
| 10~11月 | 投遞履歷 |
|
11~12月 | 安排面試 |
| 12~1月 | 確認報到流程/感謝信 |
| 1~2月 | 春節 |
| 03/01 | 入職 |
活動小結
立即加入「LINE 開發者官方社群」官方帳號,就能收到第一手 Meetup 活動,或與開發者計畫有關的最新消息的推播通知。▼
「LINE 開發者官方社群」官方帳號 ID:@line_tw_dev




